吴兆发(1904-1957),男,细胞学专家,组织胚胎和细让纳轿胞生物学权威,擅长生产技术。 24岁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 回国后先后在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一级教授。 中国海洋与湖泊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57年,他在整风运动中被列为右派,受到严厉批评后自杀。 吴兆发(1904--1957),男,教授,河南省巩县人。
吴兆发
吴兆发
毕业于河南欧美留学预备学校英语系,1929年获博士学位。 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学博士。 [1] 同年回国。 曾任苏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教授,中国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理学院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茄袜任辅仁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动物教研室主任。 长期从事动物细胞学和生物膜研究,曾创办千金生物标本馆。 专注于生物薄片技术,创造新的薄片染色方法。 着有《再研究水螅生物体的进化》和《用新染色方法揭示鸡黄球不形成细胞》等论文。1936年1月27日,参加成立大会 1936年1月27日,由马绪伦、白鹏飞、张申富、黄松龄等发起的北平文化救助会在北京大学法商学院发起,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鹏飞汇报了救国准备工作;随后主席团代表马绪伦汇报了组织这次会议的意义,并立即讨论通过了章程和第一项宣言。
1940年,辅仁大学吴兆发教授因在讲台上宣扬进化论而被免职。
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合影
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合影
在占领区,吴兆发不仅生活艰难,而且因为在家闲着,经常受到日本人的骚扰甚至迫害。 生活一天比一天艰难,孩子也越来越多。 他的妻子黄跃华不得不从实验室回家。 每天早上五点到晚上十一点,黄月华都在忙着洗衣服、做饭、搓麻绳、打地基。 他每天都吃拌面、红高粱饭和酸菜。 吴兆发的七个孩子个个都黄瘦,经常生病。 上学的孩子也因坦肆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后来,吴兆发被聘为教授,只是稍有进步。 由于在整风运动中的一些意见,他被划为右派,遭到残酷批评后自杀。 [1]
标签:武兆发,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