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复习 第七单元 7.1 1、法律的特征是什么? 答: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第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第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法律的含义 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3、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答:1、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2、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3、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4、我国制定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条例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7.2 1、国家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应负的责任。 2、家庭保护的内容:一、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世唤袭不得歧视搜兄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二、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三、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等。 3、学校保护的内容:一、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四、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链昌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 4、社会保护的内容:一、保护未成年人身体的安全和健康,例如,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戏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与健康;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健康。如建立和完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各级青少年活动中心或少年宫等,应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社会各个方面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等。 5、司法保护的内容:一、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二、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施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三、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等。 7.3 6、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答: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本领,是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由于未成年人阅历不够丰富,心理不够成熟,体质也不够强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要找出自身在自我保护方面存在的弱点,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7、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 8、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途径和法律援助等。主要介绍:P70 第3段。 9、遇到火灾怎么办:快速找到附近的的电话报警,讲清火灾的具体地点、单位名称和报警所用的电话号码;讲清是什么物品起火,火势如何;到主要路口接应消防车。
标签:自我,悦纳,正确认识